3Q小说网 > 若相惜,莫相忘 > 第9章 似水流年 1

第9章 似水流年 1

推荐阅读:神印王座II皓月当空深空彼岸明克街13号夜的命名术最强战神全职艺术家龙王殿重生之都市仙尊财运天降花娇

一秒记住【3Q小说网 www.3qxs.cc】,精彩小说无弹窗免费阅读!

    我们结婚吧

    我和武思思都是跳拉丁舞的。

    从开始到现在,我们一起搭挡了八年。八年里,我们经历了许多辛酸和泪水,快乐和赞赏……这让我们在跳舞的时候,彼此都感到十分默契。为此,武思思给我们这个组合起了个叫“思想”的名字,是用她和我姓名最后一个字组合而成的。

    “思想”在我们两人共同的努力下,创造了一个个非凡的荣誉。我们的拉丁舞,被许多舞蹈界的人士看好;表演时观众总能掌声雷动,场场爆满;“思想”和我们跳舞时的照片,被登在了各大媒体报刊的明显位置。

    然而,我们都没有“越界”,依然在舞台上是最佳的搭挡,在生活中是最好的朋友。

    突然有一天,武思思发短信给我,说她想离开一段时间,让我不要去找她。

    我怎么能不去找她?!下个星期有一场重要的演出,只剩下不到一个星期的时间,如果再另找搭挡根本来不及,更何况很难达到我们“思想”组合的默契程度。

    两天后,我给武思思发短信:思思,有什么事等我们演出完再说,这场舞蹈对我们今后的发展很重要……求你了,别再耍性子了好吗?快告诉我你去哪儿,我去接你。

    武思思没有回短信。我把电话打过去,手机里传来了对方的服务提示:对不起,你所拨打的电话已关机……

    独自站在空荡荡的黑暗的舞台上,只有一束灯光打量着我的忧伤和焦虑。回忆,让我和武思思再次站在舞台的中央。这次,音乐和掌声皆没有出现,只有我们“思想”组合在尽情地挥舞、释放着青春的激情……而那时的武思思,无疑是这个世界上最美的舞者。

    团长不知什么时候从我的背后走过来:“小伙子,有些事情是不能犹豫的。太犹豫了反而容易失去,那样你会后悔一辈子的。”这让我想起了,以前团长对我讲过的一个故事:年轻时他因事业上的发展,婉拒过一个女孩的求爱……那个女孩后来跳海自杀了。为此,团长背负了一生的愧咎和不安,至今还单身未娶。

    我像是明白了什么,第二天一早就打的去了火车站,坐上了最快一趟去武思思老家的火车——那个叫临仙镇的地方。和武思思在一起的时候,她经常谈起这个让她深恋着的小镇。

    在火车上,我一遍遍地对自己说:“思思,无论你去了呢,不管天涯海角我也要把找回来……”

    来到临仙镇武思思的家,开门的是一位银发的老奶奶:“你找我们家思思有什么事吗?你是谁啊?”

    “奶奶,我是思思的朋友,你能告诉我思思她现在在哪儿吗?”我有些欣喜,焦急着问。

    “思思啊,她住院了,就在市里的骨科医院。怎么,她没告诉你吗?!”老奶奶依然缓慢地说。

    我没有多作迟疑,便直奔那里的市骨科医院。

    医院的病房里,武思思虚弱地躺在病床上,整个右腿被缠上了厚厚的绷带。我的两眼实在忍不住泪水的蹿腾,哽着声音说:“思思,你到底怎么了?”

    武思思眼角也噙了泪,却还强言欢笑着说:“我没事,就是以后不能跳舞了!”

    武思思的妈妈抢过来说:“思思为了跳舞,在去舞蹈团的路上,被一辆醉酒的车撞伤了右腿。为了不让你们知道,才让我们悄悄把她转到了这里。”

    武思思的爸爸用叱责的口吻说:“你是思思这么多年的跳舞搭挡,我不知道你是怎么照顾她的?……”

    “爸!”武思思反过来喝住她的父亲,又对她母亲说:“妈,你们先出去,我跟李想有话要说。”

    武思思的爸妈虽然极不情愿,又不得不依照女儿的话出去,并关上了病房门。

    “你爸说的对,是我不好,没有照顾好你,我对不起你……”我的情绪变得异常激动。

    “怎么能怪你呢,是我不小心。唯一的遗憾,就是我不能再和你站在舞台上跳舞了。你后天不是还要参加演出吗,还不赶紧回去排练?!”

    “不。”我坚定地说,“我不要参加什么演出,我只愿在这里陪着你。我知道,这么多年来,我们一直深爱着对方,只是我们都没有直言表达出来,而是通过舞蹈来抒发我们内心的感受。现在你不能跳舞了,我也简直成了残疾。就让我做你的腿吧,陪你一辈子。”

    我从身上掏出了事先准备好的求婚戒指,单膝跪在武思思的病床前:“思思,嫁给我好吗?”

    ……

    三个月后,武思思顺利出院。我们一同在临仙举办了一个意义深重的婚礼。

    半年后,我和武思思回到了我们跳舞的城市,并在那里组建了一个舞蹈工作室,名字就叫“思想”。

    烽火情乱

    忘川河上有奈何桥,奈何桥边坐着一个老婆婆,她叫孟婆,要过忘川河,必过奈何桥,要过奈何桥,就要喝孟婆汤,不喝孟婆汤,就过不得奈何桥,过不得奈何桥,就不得投生转世。

    孟婆汤即是忘情水,一喝便忘前世今生。爱恨情仇,浮沉得失,都遗忘得干干净净。今生牵挂之人,今生痛恨之人,来生都同陌路,相见不识。

    奈何桥,路途遥,

    一步三里任逍遥;

    忘川河,千年舍,

    人面不识徒奈何。

    ——题记

    (1)

    雪来比色。对澹然一笑,休喧笙笛。莫怪广平,铁石心肠为伊折。偏是三花两蕊,消万古、才人骚笔。尚记得,醉卧东园,天幕地为席。回首,往事寂。正雨暗雾昏,万种愁积。锦江路悄,媒聘音沈两空忆。终是茅檐竹户,难指望、凌烟金碧。憔悴了、羌管里,怨谁始得。

    雪。

    纷纷扬扬落下。

    有一个倾城女子躺在雪地里,自她嘴角留下的血如同嗜血的彼岸花一般散在雪地里,如火,如血,如荼。

    沧海桑田,曾今的海枯石烂,都早已化作青烟。

    奈何桥上,她一身白衣,左颊有一弯月牙胎记。

    “姑娘,喝一碗茶吧。忘了所有烦恼、所有爱恨情仇吧。”孟婆拿着一碗孟婆汤递给她。

    她眼角有点点泪光隐现。

    人生在世,多苦多难,这一碗下去,是种释然,彻彻底底地与前世做了一个了断。那些爱过的人啊,那些放不下的事啊,那些滚滚红尘中的纠葛都会随着“孟婆汤”的入喉,永远凝固于走上奈何桥上那欲言又止、充盈泪水的黯然一回眸,化做缥缈,淡淡散去。是不舍?还是挥刀割袖的决断?都已经不在重要了;因为——忘了,忘了所有种种。

    将孟婆汤放在嘴边,淡淡的苦涩萦绕在她的舌尖。

    原来,孟婆汤并不美味。

    眼泪顺着她如瓷碗般的脸颊流下。

    “滴答——”落在碗内。

    “缘逝,有这样一个传说你知道吗?说的是人死后要经过黄泉路,投胎转世要经过奈何桥,奈何桥上有位慈祥的老奶奶叫‘孟婆’,不停的在煮着一锅以‘遗忘’为调料的汤。凡是要投胎转世的人必须喝下孟婆煮的汤,喝了这碗孟婆汤,就会将前世的一切忘得干干净净!所以,人总是不记得上辈子的事。”

    当年,有一个人曾对她这么说。

    那时的她摇摇头。

    她不信。

    她不信这世上有黄泉路,不信有忘川,不信有孟婆汤。

    “缘逝,过奈何桥时,你千万别喝孟婆汤,千万别……”那个可笑的男子的话还在她脑中回旋。

    大片大片的似火之花开在三途河边,花如血一样绚烂鲜红,刺得她双眼生疼。

    他说,那是彼岸花。

    彼岸花,开一千年,落一千年,花叶永不相见。情不为因果,缘注定生死。

    彼岸花

    花开开彼岸

    花开时看不到叶子

    有叶子时看不到花

    花叶两不相见

    生生相错

    永远相识相知却不能相恋

    “姑娘,快喝吧。”孟婆催促道。

    碧落,等我。

    一定要等缘逝。

    她仰头喝下那一碗苦涩的孟婆汤,走过奈何桥,将前世的一切留在了彼岸,开成妖冶的花。

    人死后,走过黄泉路,到了奈何桥,就会看到三生石。它一直立在奈何桥边,张望着红尘中那些准备喝孟婆汤、轮回投胎的人们。

    传说三生石能照出人前世的模样。前世的因,今生的果,宿命轮回,缘起缘灭,都重重地刻在了三生石上。

    千百年来,它见证了芸芸众生的苦与乐、悲与欢、笑与泪。该了的债,该还的情,三生石前,一笔勾销。

    她与他的故事是否也铭刻在三生石上?

    从劣迹斑斑的三生石中,也许可以看见他们的转世。

    (2)

    转世,她叫缘儿,他也不再叫碧落。

    这一世,她是一个弃儿,被丢弃在河边。

    然后,又被一个妇人捡回家。

    不久,她的第一个家发生一场大火,所有人都被那场大火吞没了。

    只有,她和她的养母回了娘家归省,逃过一劫。

    七岁时,她的母亲暴病而死。

    所有人都以为她乃不祥之人,准备张榜将她卖掉。

    家人对外人说:“我家姑娘不会哭,亦不会笑,左颊有一弯月牙胎记。”

    有个路人听了神色顿变,半晌才道:“这个姑娘我买了。”

    于是,她便跟着那路人去大周朝的京都——镐京。

    原来那路人就是谏议大夫褒晌之子褒洪德。

    褒洪德一直待她如亲生女儿一般。

    并为她改名褒姒。

    流年如水,悄悄流过,一晃眼,二年过去了。

    当年的缘儿,目秀眉清,唇红齿白,发挽乌云,指排削玉,有如花如月之容,倾国倾城之貌。

    正当这时,谏议大夫褒晌被幽王锁所囚禁。

    褒洪德不得已,只得将缘儿送给周幽王。

    月光如缎洒下,缘儿跟着褒洪德走进大殿。

    她为幽王弹了一曲《蝶恋花》。

    一曲弹罢,琴弦停,音仍在。

    下面有不少大臣低声叫好。

    忽然抬头,越过众人,她什么也看不见,什么也听不见。

    只看见一张熟悉而陌生的脸庞,只是她记不起他是谁。

    他,一脸沉醉,早已迷失在琴声之中。

    而她的心中在呼唤着一个名字,一遍又一遍,无止境地呼唤……

    “碧落……碧落……”

    她不知道碧落是谁,她只知那个坐在帝王高台上的男子就是她一生的寄托。

    (3)

    云鬓花颜金步摇,芙蓉帐暖度春宵。春宵苦短日高起,从此君王不早朝。承欢侍宴无闲暇,春从春游夜专夜。后宫佳丽三千人,三千宠爱在一身。

    从此,她成了周幽王的宠妃。

    只是,每日每夜,她都在想一个叫碧落的男子,虽有幽王万般宠爱,锦衣玉食,享尽了人间繁华,但入宫十年,从未一笑。

    幽王想尽千方百计,传令天下,若有人能使褒姒一笑,奖黄金千两。

    一日,幽王忽然带缘儿去了烽火台,点起烽火,一时之间,战鼓齐鸣,狼烟四起,四方诸侯见了狼烟,听得擂鼓,以为京城有敌兵偷袭,一个个点兵遣将,连夜赶到京师,却不见一个敌兵身影,缘儿凭栏远眺,见城下人声嚷嚷,有如蚁群,你推我挤。众诸侯忙来忙去,并无一事,忍不住笑了出来。

    春去冬来,又一年。

    夜,竹影月光,凄清亦冷。

    乌鸦低吟,缘儿皱眉说,是不祥之兆。

    “报!报告大王!犬戎国率着大军已把京师围了个水泄不通!”

    幽王大惊,命士兵放烟鸣鼓,诸侯因上次受了戏弄,再也无人发兵。

    “如果不是因为我,你就不会到这种田地了。”缘儿悲怆地说。

    可幽王却笑了,是大笑!

    他抱着缘儿说:“能博美人一笑,江山又如何?”

    她与他同自刎在大殿上。

    临死前,她听见褒洪德的声音:“夏朝时,有个叫缘逝的女子与大臣碧落相爱成婚,当时,正当夏王桀在位,暴虐无道,荒淫无度。大臣碧落劝说夏桀应以国事为重,却惹怒了夏王,被满门抄斩,只有碧落的妻子缘逝逃了出来,改名妺喜,进宫将夏桀魅惑,夏桀为此亡国。夏王亡国后,缘逝也自尽了。”

    彼岸绽放着妖异浓艳得近于红黑色的花朵,整片的彼岸花看上去便是触目惊心的赤红,如火,如血,如荼。

    碧落……今生我与你携手共赴死。

    她与幽王相视一笑。

    “喝一碗孟婆汤吧。”孟婆将茶递给他们。

    幽王将两碗孟婆茶都一饮而尽,对缘儿说道:“缘逝,别喝孟婆汤……”

    别喝孟婆汤……

    缘逝眼中的泪水滑落,滴在忘川河里……

    忘川是冥界的一条河,相传人忘川深处,住着一位长须的老者——他是监管世间轮回的仙人。死去的灵魂经过忘川,就可以重返世间,获得新生。当然,他们要饮下忘川的泉水,将前世的哀乐情愁全部忘却,曾经的一切都成为过眼云烟。

    喝了忘川的水,会忘记一切。

    喝了忆川的水,会忆起一切。

    喝一口忘川的水再喝一口忆川的水,会忘记一切又忆起一切。

    忘记了一切在人世间的记忆,什么都是过眼烟云,似乎又回到了人生的起点,却又忘记了生存的意义。

    有过一切惘然的感觉吗?

    念青桥下似水流年

    一

    一九九零年,她站在念青桥上,被风拂起的发丝缭绕着耳朵,隐隐约约听到河流中水波发出细微的颤动。

    海藻一样的卷发被风吹起,又落下。柔顺的发丝有时会钻进她的嘴里,水嫩的红唇倔强的翘起。她是喜欢被温暖的,即使是这样稍纵即逝的微风,她也格外珍惜。

    那身洁净纯真的校服一直在她的衣橱最下层,上面已经覆盖多年的华丽衣裳。印有大波斯菊的长衫,灯芯绒的藏青九分裤,还有一件件刺绣的吊带。整齐,素净。

    站在这些美好的衣物面前,台台总会微笑。是母亲留下的衣服,她想象着她穿在身上的样子,发出清亮的咯咯笑声。

    温和的南方小城,街道总是弯弯曲曲,像是在诉说纠缠不断的情愫。没有笔直的石阶,她总喜欢看着已经破旧的房门,数着脚下的石块。

    父亲过去是海军部队的将士,有着严肃的外表,不容易亲近。他爱好读书,家里的书屋被他装的很充足。年幼时,她就知道闲暇时间躲在房间的一脚,趁着罅隙间的日光读书。不和外界交涉,正如母亲所言,一个人的生活无需感染社会之气。

    母亲并不是传统的主妇,像其他妇人一样辛劳持家,而是每天做些文人雅士爱好的事情。父亲为了和她在一起竟然放弃优等的军衔,身无分文带着她来到江南的水乡鱼镇,过着余下的生活,母亲这样告诉她。时逢雨季,父亲赶上时机,做了船商,获得不小的利润。家里生活安详,她的生活也甚是无忧。

    台台是家里唯一的孩子,被母亲看守的格外严谨。她总对着心爱的小女儿说,台台,你是家里的宝,要珍爱生活。

    宅院和镇上几户大家的外墙围绕着整个小城,墙壁外面有条河流,河上有座已经破旧的石板桥。她记得母亲常带她来到此地,和着微风,对她说,台台,这座桥叫做念青桥,你要记得,无论你去到哪里都要记得。

    她不懂得成人间的感情能持续多久,只是一直认为父亲和母亲间不会出现摩擦,会一直在一起。生意做的如火如荼,一次父亲出外谈生意,半年之后回来。只对母亲说了一句,我们该分开了。毅然决定离开。固执的母亲不依不饶,从不认为和她一心爱的男人之间有破裂。在父亲离开的第二天顶着凶猛的台风出海寻找她的男人,不幸在台风中死掉了。

    父亲没有为她举行庄严盛大的丧礼,只是用最短的时间草草了却后事,然后带着台台离开了这个城市。

    台台第一次看到那个阻挡在父亲和母亲之间的女人,冷峻傲慢的眼神,擦着厚重的脂粉,眉梢挑的很高,嘴唇用了朱红色。不得不承认,这样妖娆凶狠的女人确实很美丽。

    父亲把台台送到她身边,然后说,台台,今后她就是你的母亲,你要尊重她爱她。然后指着旁边的少年,这是你的弟弟,庆庆。

    那个稚嫩的男孩,看上去比台台小两岁的样子。嘴角的奶油冰淇淋还在,看着台台,露出厌恶的表情,没等父亲把话说完便扭头跑掉了。

    在台台印象中,庆庆最初的态度便是用自己体内最强硬的抗拒对待她。不和她讲话,不和她对视,台台买的冰淇淋从来不接受。

    虽然庆庆的母亲对台台很好,总会什么事情都为台台考虑清楚,但是年幼的台台无法接受这样突然起来的亲情变更。那是曾经对她说要记得念青桥的女人,一个为了自己爱的男人不惜毁掉姓名的女人,那个时刻严格要求台台的女人。如今却要对着一个陌生的女人唤作母亲。

    父亲不再倾注全部的关爱在台台身上,他一边宠爱自己的新欢,一边为庆庆打算将来。当他意识到台台的存在只会干扰这样美满的家庭时,甚至说是随时产生毁坏可能的因素时,他决定将台台送到市立寄宿学校。

    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