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Q小说网 > 龙城飞将 > 第七卷 迷途 第二百一十五章

第七卷 迷途 第二百一十五章

推荐阅读:神印王座II皓月当空深空彼岸明克街13号夜的命名术最强战神全职艺术家龙王殿重生之都市仙尊财运天降花娇

一秒记住【3Q小说网 www.3qxs.cc】,精彩小说无弹窗免费阅读!

    无广告小说网看着就是爽!

    冀州自古豪门,原因无他,富庶而已,土地高产,人口众多,人文荟萃,这就是门阀世家代代不绝的根本条件其中最出名的有袁家,那是宦途的代表,有崔家,那是人文的代表,有甄家,那是财富的代表,凡天下门阀各安出身流派莫出于这三家者河北大战之后,袁家覆灭,甄家全面倒向黄巾军,崔家则是典型的墙头草做派,哪头风强倒哪边,绝不做出头鸟,可是门阀们相互窜联总要找个带头的啊?于是渤海的韩家就成了旷野中那醒目的大树,凡有计议众门阀们都以韩家为发起者

    韩阀在渤海的影响力仅次于袁阀,其颖川远房族中子弟如韩馥曾经任冀州牧,如无韩家的支持,袁绍不可能以雷霆手段得到冀州但是袁绍做的很不地道,得到冀州之后,韩馥很快就暴病而亡,从而使得袁绍在名义上正式接掌冀州当然韩馥的死到底跟袁绍有没有关系,谁也说不清,也没证据,不过韩阀继续在冀州呼风唤雨,其本族中子弟韩猛还为袁绍大将,在巨鹿之战中随袁绍一起灭亡

    现在河北风云涌动,各种消息满天飞,都道黄巾军有意借诸葛谨的本章,秋后算帐,全面清理冀州门阀也不是说所有的门阀都不是什么好人,古人讲究自身修养,特别是一些书香世家,秉承儒家传统美德,家财也是靠自身努力累积起来的,不屑去干累及名声地事在当地很有名望但这样的世家门阀毕竟是少数,大多数门阀豪强强取豪夺的事没少干,缺德事做的多,心里自然就有鬼,外边谣言一传,心里的鬼就坐不住,所以在接到韩阀的邀请后共有七十余家大小门阀赶到了南皮,共商大事

    到了约定的那一天基本联络上地门阀都来了,或是家主亲自赶到,或是族中重要代表参加,七十余人济济一堂,其中约一半是渤海本地的豪强韩家家主韩离陪着一个面容清癯约摸五十岁上下地老者从正堂的屏风后转了出来,并请那老者坐于首席之上众豪强有不认识这老者,也有认识的窃窃私语,相互询问,究竟是什么人能得到韩离的如此看重

    韩离咳嗽了一声,把众人的注意力都吸引过来,郑重的为众人介绍那老者:“诸位,这位是董昭董公仁先生,现为兖州建安朝侍中大夫董大人原也是冀州的父母官,在座地想必有不少人是见过的”

    堂下一片寂静

    董昭原先曾在冀州做到一郡太守后与袁绍起了矛盾,始弃袁绍而投曹操,当中有好几家门阀原就在董昭的治下,自然不会陌生建安朝的重臣突然出现在冀州,来意不言而喻,众豪强有些措手不及面面相觑,暗地里用眼神交换意见

    董昭站起身来,团团一揖,道:“董昭来得冒昧,还请诸位海涵”

    “哪里,哪里”众人都赶紧回礼

    在座的都没有一个是傻蛋,来韩家坞堡商量什么,不就是商讨怎么共同应对这一次危机吗?原先冀州、兖州虽然是对头,但袁绍既然败了,那对立的原因就烟消云散不存在了现在众豪强的首要敌人是黄巾军兖州和黄巾军的关系天下人都心知肚明,在这个敏感地时刻董昭出现在这里岂不是表明曹操打算支援他们?本来众豪强对仅凭自己的力量对抗黄巾军心里没底,现在陡然就要多一个强援,精神俱都一振

    韩离森然道:“诸位,现在是生死存亡的关头,咱们有话就直说,别再藏着腋着黄巾蚁贼要对我们赶尽杀绝,我们决不能束手待毙,一句话,死中求活,干还是不干?”

    他阴霾的目光扫视着众人的神色,箭在弦上,既然来了,就没有退出的道理,如果有哪个人敢说退出,那只有杀了灭口

    其实韩离倒是多虑了,在这种形式下,凡是能来地,心思都差不多,不愿意趟这趟混水的,也不会来当下众人七嘴八舌的表态:“韩主,你拿个主意,我们听你的”“我宁愿把钱财烧了毁了,也绝不给黄巾叛逆”“今日能来的,自然是一条心,韩主放心便是”

    见群情激昂,都嚷着要跟黄巾军不死不休,韩离的血液也彭湃起来,拍掌大声道:“好,只要我们同心协力,没有办不成的事人手,各位自己想办法,兵器不够的,兖州会提供,至于具体怎么行事,还请董大人给我们安排”

    董昭用轻蔑的语气道:“诸位,为策应诸位反正,我家曹公早已联络妥当,这次是幽、冀二州两地一起举事,定让蚁贼顾得了头,就顾不了尾别看黄巾蚁贼看似人多势众,实际历来就不相互统属,各管一摊,内部矛盾重重,虽有几十万兵力,但兖州要防,关中要防,辽东要防,长城一线要防,甚至他们自己都要相互提防,兵力岂敷分配?在下还不妨透露一个重大的消息给诸位”

    说到这里,董昭特意停顿了一下,把众人地胃口吊起来,才续道:“中原大战,实为掩人耳目”

    “什么?”

    众人都是一惊,战火已经燃起,大战一触即发地中原战场竟然是假相,怎么可能?难道刘协没有死?难道曹操肯放弃建安朝?曹操不可能妥协,那中原怎么可能会有和平?

    董昭继续语不惊人死不休:“天子未死,此乃为掩天下耳目之举,实为掩护中原诸侯调集兵力,囤积粮草,只待时机一到,便即北伐,先破黄巾,再谈天下权柄的归属诸位这天下再怎么争夺,刘协也好,刘翸也罢,毕竟都是汉室血统,毕竟都是奉行儒家,谁得天下都可,唯独黄巾蚁贼不行否则便是我汉家文明地覆灭大敌当前,中原岂会自相残杀便宜了他人?诸位这是小瞧了我家主公,小瞧了刘焉老大人,小瞧了刘表刘荆州以及刘备刘皇叔啊”

    董昭的话把众豪强的兴奋之情给彻底引了出来,中原没有发生大战,正在合谋进攻河北,这是多么让人振奋的事情,在外力和内部的双重打击下黄巾军还长久的了吗?在这种局势下造反安全才有保障,才看得到成功的希望啊

    当然,也有人表示了疑问,怀疑董昭是不是为了兖州减轻压力,故意胡说八道唆使冀州地门阀造反,以便令黄巾军无暇南顾但是董昭义正词严的表情和嘲讽地语调让这种怀疑失去支持,董昭说兖州有什么理由欺骗大家?难道建安朝的名声不比一场内乱加重要?

    众人的怀疑迅消解,董昭反诘的有理如果曹操仅是为了兖州的利益故意让别人去送死,那以后谁还敢与他合作?信用一旦破产再想挽回就难了

    董昭说兖州此次还联络了西凉东进关中,以牵制黄巾军关中人马,联络了辽东公孙康进攻右北平,以牵制黄巾军在幽州的驻军,再加上众豪强的举义这样就从各个方向同时对河北展开打击,一举颠覆黄巾军在河北地统治

    在董昭描绘的如此灿烂的前景下,众豪强歃血盟誓,约定时日,共同举事,并顺便对建安朝廷表示了效忠之意,袁阀覆灭了,冀州门阀急需寻找一个的势力,遍数天下英雄,似乎曹操应该是首屈一指了董昭代表曹操接受了众门阀的投靠

    计议既定其他郡国的门阀各自散去赶回老家准备举事,而渤海郡本地的豪强则继续留了下来商谈细节

    渤海郡与青州平原郡接壤,本来算的上是边郡,但是曹操攻取青州以后为应付中原大战并没有在黄河以北驻重兵,而黄巾军也心照不宣地只在南皮驻扎了一个独立师做为机动,所以一旦全郡发生叛乱,一个独立师几千人根本不够干什么,况且还要把兖州的反应考虑进去而且刚刚组建的部队战斗力差不说,其中还有不少门阀豪强的内部势力,所以造反对当地的门阀来说不是难事,难的是怎么应付随后黄巾军调集野战部队地反扑和正规军打仗,那是两个不同的概念,如果不是董昭的一番话打消了众人的顾虑,最终真敢横下心造反的估计不会有那么多人

    说到阴谋诡计众门阀都是行家里手,纷纷献计献策,决定先集中力量以突然之势先控制渤海郡郡治南皮,然后威胁太守以他的名义召集各县的主官,只要把各县的主要首脑拿下,事情就成功了大半韩离觉得这个主意不错,询问一同参加会议的董昭,董昭捋须点头,表示赞同,这个计策确实也无可挑剔

    众人散后,韩离神态恭敬的对董昭道:“大事已定,不知先生何时回转兖州,韩某想家眷也随先生一起同行”

    董昭地脸上也没了先前地神采,异常疲惫的道:“我不回去,这次我将亲自坐镇冀州再者,曹公地信用不可失,所以董某一定要死,所有的罪责都有董某一人承担”

    除了联络辽东公孙康进攻右北平以策应渤海郡起事,什么西凉进攻关中,什么中原诸侯联合共伐河北全是董昭在吹嘘,战幕已经在中原大地拉开,为了解决后顾之忧,借河北政局动荡之际,曹操又在后面猛推了一把,希望一场内乱能把黄巾军的备战时间再向后拖上一年半载不过董昭为尽量把多的门阀拖下水,撒了一个弥天大谎,不择手段的把兖州的信用出卖了,想要挽回信用,只有董昭死亡,这样兖州方面就可以把责任全推倒董昭的身上

    韩离一惊,他是被兖州收买了,知道底细的,不禁对董昭暗暗敬服,道:“先生不可,两国交锋,兵不厌诈,向来如此,这和仁义道德没有关系”

    董昭微微摇头:“人无信不立,董昭今日一番妄言,便不知有多少人无辜送命,此皆乃昭之故昭不死,何以面对天下人?曹公何以面对天下人?韩主不必再言,安排家眷离开,兖州已有接应,而昭的死地,当在冀州”

    说罢双眼一闭,不再言语

    韩离看着他,眼里只剩下震撼,心道竟有如此忠贞之士辅佐,天下霸主舍曹操其谁哉?

    一个多月后的一天,韩离以做寿的名义将渤海太守、南皮县令以及众多官吏请到家中,玩了个摔杯为号,遽然发难官员们有大半都是原河北留任官员,见状束手就擒,但渤海太守却是扬威军系统出身的老资格,这次赴宴本来是想拉拢人心的,没想到却中了埋伏,当下奋力反抗,结果被乱刀砍死

    韩离找来临摹高手模仿太守的笔迹写下数十道命令,盖上太守大印,派心腹之人分头送了出去

    首先中计的是当地驻军独立师的主官,被骗到太守府即被杀害韩离派人持太守的手令去接管驻军,但这完全不符合扬威军定下的军政分离、政不干军的规矩,遭到军队的置疑和反对,但是豪强安置在军队里的心腹却支持太守的命令,双方争执不下韩离要的却正是军队混乱的时间,趁着军队乱成一团,十余家豪强组成的私兵接管了南皮,并在夜里突袭军营,将黄巾军在渤海郡唯一的机动军事力量击溃

    纸包不住火,再隐蔽的行动也瞒不过无处不在的老百姓的眼睛,南皮叛乱的消息像风一样向四周飘去

    高城离南皮不远,诸葛谨先接到了韩离假传的太守命令,不疑有它,处理完必须由他处理的政务后,便带了几个随从骑马向南皮赶去

    在离南皮仅三十余里的时候诸葛谨从当地民兵那里听到了南皮叛乱、太守被杀的消息,南皮城虽被叛乱的门阀控制,但不是南皮所有的百姓都还没有觉醒,城外,各庄各村的民兵都自发的组织了起来,收容了独立师的溃兵,正在和出来抢夺土地的叛军反复争夺控制权,民兵们在自发的为了自己的土地而战

    最新最快章节,请登陆,阅读是一种享受,建议您收藏。

    更多全本TXT小说请到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