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Q小说网 > 龙城飞将 > 第七卷 迷途 第一百七十六章

第七卷 迷途 第一百七十六章

推荐阅读:神印王座II皓月当空深空彼岸明克街13号夜的命名术最强战神全职艺术家龙王殿重生之都市仙尊财运天降花娇

一秒记住【3Q小说网 www.3qxs.cc】,精彩小说无弹窗免费阅读!

    无广告小说网看着就是爽!

    “投”

    “投”

    “……”

    在长枪兵激战的时候,每一个处在一线的扬威军方阵中都不约而同喊出了一个字,那是各方阵的指挥员下达投掷标枪的命令

    扬威军以营为基本作战单位,故一个建制方阵为一个营的兵力,约一千二百五十人,与汉军制的部曲人数差不多,事实上,这样的编制是极有科学根据的一个步兵方阵容纳一千余人已达极限,宽度、厚度均有上百步,这已是靠指挥员声音下达命令的极限范围,战阵之中,各级指挥员的占站位是极其讲究的,必须在相互间的视线和呼声的范围之内,人数再增加,势必就要增加命令传递的程序,反而令得指挥不顺畅

    就如高顺的陷阵营,号八百人,以重甲贯装,无阵不破,无往而不利,战斗力这么强的军队,为什么吕布不肯再多打造几支出来?其原因不过是因为八百人恰好是一个建制方阵,再多高顺反而无法直接掌握作战,其次才是考虑成本的问题,其三则是从战术上考虑,陷阵营是专门用来突击打开缺口的,不是以求全面压制,哪怕面对的是十万敌人,陷阵营接触的也只是其中一点,只要把这一点击破就达到目的,因此只要保持这个编制的完整就行了,多了也无用

    所以不管是什么兵种,都有其固有的优点和缺点关键是看指挥员怎么运用,这个世界上没有没用地军队,只有没用的指挥员

    标枪不是外国人发明的,中国远古时期老祖宗狩猎就用过标枪,然而在战争场面越大越大,武器发明越来越多之后,标枪就慢慢的退出了中国的战争舞台让位于射程越来越强劲的弓弩,这是东西方不同的文化及战争理念造成地结果

    中国人多注定了战争场面要宏大,两国决战没有几十万人马都拿不出手,既然人多,就特别讲究整体的配合,追求节俭、高效,一个射程达几百步地弓弩兵方阵显然要比射程只有几十步的标枪方阵有杀伤力,而且后勤供应统一便于大量运输、携带,因此弓弩淘汰标枪是必然的进步趋势再有,标枪阵太讲究阵形配合了,如果前面的投完了让位不及时的话,就会跟后面的挤成一堆,造成整体的混乱,古代中国地士兵绝大部份都是出则为兵,入则为民都是临时抓来服兵役的农民,职业兵很少,战术素养的低下,太精密的阵形显然不适合他们

    而古代西方在文化方面因为不像中国这么以文制武,军人比较有前途,所以相对的职业军人比例比较高军队讲究素质而不是人数,能有个几万人那就是大部队了,属于国之精粹,这样接近职业化的军队素质不是中国一般军队能比的,当然,高度职业化也注定这样的军队庞大不起来,一旦往里面增加点水份,同样也是不堪一击蒙古西征,两万人击败西方联军十几万,就是因为西方联军地人数不对头如果全部上职业军人人数固少,估计还能打个三五回合人越多越坏事

    中国不是没有职业军人,开国之初的中**队普遍能打,战争把农民都锻炼成职业军人了,而且这个基数还很庞大唐朝施行府兵制,把几十万农民锻炼成半脱产的半职业的军人,所以那时的唐军横扫天下,远逐突厥,把突厥赶到西方去祸害了等上百年后土地兼并过重,府兵制崩坏之后,半职业军人越来越少,唐朝军队走向末落也是情理之中

    李晓耗尽甚至透支资源,用现代化的训练手段,坚持走军队职业化,又经过数年地战争锤炼,这才培养出十余万职业军队,用在战场上,如臂使指,故在战争中大量使用标枪方阵也不怕引起自身的混乱,这是袁绍的军队无论如何也做不到的袁绍的军队职业兵很少,这个时代,一般来说职业兵就是主将自己的亲卫部队,是主将调到哪跟到哪的私人军队,被主将用大量银钱喂饱,不事耕种,每日操练,战场之上或用作护卫主帅,或用作决战时的突击力量,这种耗钱的部队肯定不会多,战场上真正的主力还是临时征召地农民虽然经过长达十几年地战乱和近几年的冀、幽战争,袁绍地这支农民军也多少锻炼出一点职业素养,号称河北精锐,但那也是指同样的农民军队而言,各个诸侯都是这样拉军队,分不出什么高下,然而在真正考验韧性的时候,战争的残酷还是会把他们摧垮

    扬威军九个一线营,上万支标枪先后腾空飞起,覆盖了袁军的第一线长枪兵,袁军第一线遭到毁灭性打击,几乎是同时崩溃迅肃清当面之敌的扬威军长枪兵踏过敌军第一道防线,与敌刀盾突击兵正面相接,枪尖如林,巨盾如山,以威不可挡之势向前推进突击兵是近战兵种,在失去己方的巨盾和长枪掩护后,根本就无法和长兵器兵种作战,一触即溃,前面的兵种都突然败退下来,后面的弓弩兵没有理由站在原地送死了,随之败退

    数里阵线上的九个千人队溃散对袁军的主体还构不成致命打击,十几万人构筑的防线厚度足有几里长,关键是溃逃的士兵险些把后面的方阵给冲乱了每个方阵之间其实都留有空隙,那就是给前面的败兵或打残退出战斗的部队留出的通道,这是必须的,排兵布阵不能站的密不透风,不然前面一败,后面的就不用打了,连敌人都看不到就会被自己人冲散可是规则是规则,人一慌往往就会把这个规则忘记稀里糊涂的见路就跑袁军第二道防线地方阵不管三七二十一,刀、箭齐下,把敢冲阵的溃兵杀死在阵前,这不叫残忍,确确实实是无奈之举,不杀了这些乱跑的士兵,让敌人趁阵脚不稳时冲进来反而会死的多人

    “好厉害,蚁贼今非昔比了啊”站在高高的帅台上目睹战争全景的袁绍发出一声骇叹有道是行家一伸手,就知有没有,袁绍好歹也打了十几年的仗,军队地素质高低还是看的出来地,军队甫一交手就全线溃败的事他生平还是第一次碰上昔日十八路诸侯讨董卓,吕布军够厉害了,杀的联军不敢西顾威震华夏,但主要原因其实还是联军心不齐,而且吕布军人数也有限,不过数千人,只能采取攻击一点以达到动摇全军的目的,如果联军同心协力指挥得当,吕布再厉害十倍也没用可如今扬威军便似有十几、二十多个吕布军在冲杀,这样的威势袁绍怎不心惊?

    袁军第二道防线没支撑多久又告溃败转眼之间,袁绍就有近两万人的部队丧失了战斗力这两万人不是说全被杀死了,而是完全被打散了建制,这样地军队就是收拢起来,不把损失的军官和兵种配备齐整再整训两个月,根本就拉不上战场

    “前进”

    “前进”

    “同志们后退一步,就是我们的父母兄弟,是我们的土地,我们无路可退,前进”

    “不想再做奴隶的人,跟我来”

    “……”

    各种激励人心的口号在扬威军军中呼吼,扬威军的方阵在呼吼声中前进,势如破竹标枪只是武器的一种,而且只是近战中支援武器地一种,并不是决定胜负的主要力量没有任何一样武器可以决定战争胜负决定战争胜负的是人,是人心向背

    没有一个袁军的方阵在扬威军视死如归猛如狂潮的攻势下能支撑不倒袁军所谓的精锐步兵集团在扬威军高昂地士气、决死的突击下胆战心惊,摇摇欲坠越是在这种血肉磨场般的残酷战斗中,职业兵和非职业兵的区别就越明显,职业兵就是部队士气再差,本能和荣誉还会支持他们战斗下去,因为打仗就是他们的职业,战死是他们的归宿,胜利是他们追求的荣誉而非职业兵除非是在打胜仗顺风仗的时候,否则局势不利时他们脑海里第一个念头就是怎么保命,战争的胜负跟自己没有任何关系,这样的军队你千万不要指望他们打恶仗

    低落惧怕地情绪就如会传染地疾病,一个一个的袁军方阵以一个比一个快地度崩溃,不管各级军官怎么叱骂,甚至杀人立威都无法约束军队这样的军队可以承受局部某一点被突破,因为他们还能看到兄弟部队的防线还在坚持,主将一定会有办法,部队还没有完全失败,但是这种全线失利的局面是无法接受的,士兵的心里直接就会认为战争已经失败了,既然失败了,那就完全没有拼命的必要

    见扬威军攻势如潮,似汤泼雪,袁军阵线一层层飞快的被消融削薄,帅台上原本老神在在信心十足的袁军主将官都有些站立不安了,这么打下去,就是再来十万军队也不够啊?

    谋士郭图跷着脚尖把袁军目下的态势看了一遍又一遍,盘算了一阵,向袁绍建议道:“主公,蚁贼战力凶悍,这样下去不行,我军兵多,却完全没有发挥出兵多的优势”

    谋士的职责都是在战前提建议,制定计划,未雨绸缪,战斗开始之后谋士的用处就不大了,所以自开打到现在袁绍手下众多的谋士都未出一计,不是不尽心,而是术业有专攻,他们的临阵应战的战术水平未必比的了袁绍和那些沙场悍将袁绍斜睨了郭图一眼,道:“公则有何良策?”

    郭图道:“敌骑虽牵制了我左右两翼不能轻动,但我军厚重,何不在中路做做文章?敌军势头正盛,不如放开中路,让其先锋涌入,然后……”他双手做了个怀抱的姿势,“两侧合拢,先歼其一部,再则也灭了蚁贼的士气”

    袁绍把这个战术在脑海里过了一遍有点含糊,犹豫难决

    沮授大惊,谏道:“万万不可,敌军乃百战之师,李晓此人又精通战阵谋略,这等伎俩如何看不出来?倘若他趁势急进,将后军主力投入进来全力争夺,那我军大势危矣”

    袁绍也正是在含糊这个在激战正烈地战场上玩撤退,哪是那么好玩的,稍不留神就弄假成真,假退变成了真败,那不是绝对的精锐部队是不敢实施这种战术的袁军可以吗?原来袁绍的答案是可以,但是在亲眼见了扬威军的战斗力后,答案在他心中就变成两说了

    郭图也知道自己的计策谈不上什么出奇但沮授直接蔑之为伎俩还是让人觉得是可忍孰不可忍,不赞同就不赞同,为什么一定要说地这么尖酸刻薄?郭图显然忘了自己平日的所作所为,冷笑道:“既如此,沮大人何不拿出条妙计来给主公解危?沙场之上,岂有什么必胜之策,无非拼地士气而已,蚁贼骑兵先胜了一阵士气正高,若不想法压将下去,今日之战我军势无胜算”

    沮授擅长者治政也,军略尚在其次,临阵指挥的战术就谈不上高明了,要他在这种局面下反败为胜那是为难他,故道:“敌军骁勇,长在战,我军粮足,长在持久,今日一战已试出敌军战力,主公何必与之争锋一时,不如退回巨鹿坚守,待其粮草耗尽,我军不战自胜”

    闻言袁绍的脸顿时就拉了下来战前都信心满满以为对手不堪一击,结果损兵折将之后就缩回去做缩头乌龟他袁绍的脸面何存?再说这么一退,是不是说邺城就不用收复了?邯郸之围就不用解了?这一战的胜负已不能孤立开来看了,它的胜负还关系到接下来袁军一系列的动作,一旦野战正式认输,那就等于宣布短时间内袁军将会放弃巨鹿以南地土地,这样的失败后果袁绍难以承受

    正说话间,扬威军已破了袁军第四道防线,袁绍不再犹豫,还是决心冒险试一试郭图的诱敌战术,做些什么总比什么都不做要好,当即连续下达命令,袁军中路人马开始缓缓移动

    “师长,袁军撑不住了”见部队猛攻之下袁军开始后撤,第三师张白骑左右部将参谋均欣喜异常

    张白骑冷静的看着阵线的变化,不为所动,打了十来年的仗,又在扬威军的军校里听了多堂的战术课,经历了军队地变革,现在的张白骑可不是当初起兵时什么都不懂就知道拼命的莽汉,战场上官兵的伎俩一望便知,大笑道:“仗打到这个份上还想跟我们玩诱敌深入,我看袁绍是昏了头了他如果不顾伤亡死顶到天黑然后后退倚城死守我们还真没办法,只有跟他拼消耗,现在他拱手把胜利让出来,还跟他客气什么?命令,一团继续向前压,二团跟进之后向左转,配合九师攻击袁军的右翼,三团随二团跟进之后向右转,配合四师攻击袁军的左翼,把袁军地防线彻底打烂帅旗,跟我前进,有进无退”

    袁军大幅的收缩,战线内凹,把第三师放了进来,第三师顺势全师杀入扬威军帅台上的李晓看的明白,见敌军后退时阵势不乱,就知道是诱敌之计,当下大喜,急令第一师跟进,向袁军中路发起总攻击想玩口袋阵来个战术反包围,哪那么容易,首先要看看你的口袋底部能不能撑住,其次还要看你的袋口能不能扎住,如果两样都做不到,那就不叫“诱敌深入”,那叫“放敌深入”,一字之差,其含义天差地别

    第三师、第一师顺着缺口如潮水般涌进袁军防线之内,四万钢铁雄狮,如虎入羊群,袁绍的口袋转眼就撑破了,整条阵线被彻底搅烂

    局势转眼间就无法收拾,十余万大军分崩离析帅台上袁绍手脚冰凉,不忍卒睹,败了,就这么轻易的败了,二十万大军啊,只一个不慎给敌人抓住,连补救的机会都没有,说垮就垮了

    “主公快走”

    见败局已定,众谋士、亲卫拖着袁绍就要走,又愧又悔又伤心绝望的袁绍拗脾气还上来了,吼叫着“诸军死战,退者斩首”,拔出剑一阵乱挥舞还想挽回局面,被郭图、沮授一个眼色,亲卫上前夺了袁绍地剑,硬架着就走

    “典韦”李晓吼叫着,手一指对面地袁军帅台,“警卫团出动,给我砍倒袁军的帅棋,有没有这个胆子?”

    骑兵都出动了,现在李晓手里地唯一机动力量就剩下护卫自己的警卫团,因为不是野战部队,所以说是团级,其实是三三编制的小团,只有千骑,但都是经过战争淘汰的精锐老兵袁军虽然溃败,但军力仍在扬威军之上,只要有组织的抵抗还存在,就会增加扬威军的伤亡,而砍倒袁绍的帅棋,就会彻底动摇袁军死战到底的决心

    典韦被李晓一激,哇哇大叫,警卫团上战场的机会又不多,是难得过瘾当下摩拳擦掌一声呼喝,率部旋风般向袁绍的中军帅台卷去

    最新最快章节,请登陆,阅读是一种享受,建议您收藏。

    更多全本TXT小说请到下载